2024-12-26
分享到
2024年8月开始,几家位于上海的公司垣信卫星、格思航天以及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开展合作,截止目前一共发射了3组,每组18颗共54颗千帆星座卫星,也就是之前沸沸扬扬的G60星座。
G60星链(Global Multimedia Satellite,GMS),即“全球多媒体卫星”,也称“千帆星座”,是中国正在建造的大型卫星互联网星座。项目由上海市政府支持,旨在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现阶段卫星运营方为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制造方为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配套方为上海迪爱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G60星链”产业基地发展规划,项目将分三期建设,“十四五”期间将建成一个全球低轨卫星通信星座及面积超500亩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形成规模超200亿元的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应用生态。
按照规划,2025年,“千帆星座”将完成一期648颗卫星的部署,初步构建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系统。
3批卫星先后发射于8月6日,10月15日,12月5日,详见下表。然而,正值中国星网首批卫星发射,笔者今天偶然打开Satcat网站看看,就发现01组卫星目前大部分仍在爬轨(千帆07一直没动),03组卫星还没开始爬轨。02组卫星却不太正常,有些始终没有点火,点火的几颗在11月底纷纷停止了轨道抬升,而且停在了不同的轨道高度上。
首先看一下千帆星座01组的推进情况。以千帆01星为例,发射后一直没有做轨道调整,一直到9月15日开展试喷,远地点高度略微抬升0.3 km,后来测试了一段时间开始每天猛猛推进,北美防空司令部经常跟踪不及,导致曲线不太好看,也偶有跟踪错误的情况。
当然,由于携带的是电推进,每天提升的轨道高度并不多,只有几km的级别。其他的01组卫星也都差不多,到目前为止还在不断进行轨道抬升,从最早的810 km×789 km朝着目标的1160 km轨道高度不断努力着。由于数据都是很容易获取的,笔者就不花时间详细统计,总之只有07星一直保持在入轨高度没太变化过,可能是卫星有问题,也可能是研制方特意做的测试。
然而,02组的情况就不太乐观了,它们的Norad ID分别对应为61552到61569,情况有点复杂,大体上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入轨后就不推进的,包括千帆25、千帆26、千帆27、千帆28、千帆34、千帆35这6颗卫星。
第二种是11月21日或者22日开始推进,到11月底结束的,大致抬升了20-40 km,包括千帆19、千帆20、千帆23、千帆29、千帆31、千帆36这6颗卫星。
第三种是11月21日或者22日开始推进,但是轨道抬升非常少,在2-13 km之间的,包括千帆21、千帆30、千帆32、千帆33这4颗卫星。
第四种是11月25日才开始推进的两颗卫星,分别为千帆22和千帆24,分别只推进了大约1 km和13 km。
总之,推进工作看起来在11月底戛然而止了,18颗卫星被杂乱地放置在850 km以下的轨道高度上,而不是目标的超过1000 km的轨道高度。
1.所有数据来自公开数据整理,未特意摸黑任何主体,如有错误或不足之处,还望各位海涵并指正。
2.轨道高度使用的是SMA数据进行的统计,SMA——Semi-major Axis Altitude(半长轴高度)是指卫星轨道的半长轴相对于地球半径的高度。在轨道力学中,半长轴(semi-major axis)是一个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间距离的一半,也是轨道能量和形状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一个给定的轨道,半长轴可以用来计算卫星在近地点(perigee)和远地点(apogee)的高度。
根据CelesTrak数据,01组18颗卫星中大部分卫星已经由最初800km左右轨道逐渐升轨,但01组-07(QIANFAN-7、2024-140G)未能升轨成功,已经按照失败进行统计。
根据CelesTrak数据,自2024年11月15日有监测数据以来,12颗卫星已经升轨,6颗卫星未升轨。
再放一张Jonathan C. McDowell博士在其博客网站放的一张千帆02组卫星高度汇总图。
01组按照2024年8月6日作为基准日,02组按照2024年10月15日作为基准日,对比了千帆01组、02组卫星高度情况。
后续将持续关注千帆星座卫星轨道变化情况,各位稍安勿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