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NineGame)-官方网站

i1pcban.jpg i1pcban.jpg

新闻资讯

向祖国报到!今天我们毕业啦!

2025-04-06 

分享到

  

向祖国报到!今天我们毕业啦!(图1)

  校领导、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各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导师代表出席典礼,与2025届全体毕业研究生共同见证难忘时刻。校党委副书记刘宇雷主持典礼。本次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还通过央视频等平台进行了全球网络直播。

  2025届毕业研究生中涌现出了众多优秀学子,他们以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才华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绩,共有702名同学获评“优秀毕业研究生”。在热烈的掌声中,主席台前排领导为获表彰学生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作为毕业研究生代表,航空学院聂舜臣,能源与动力学院杜金康,机电学院闫博,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晓东,民航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陈梓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孙茜茹作“青春建功,强国有我”的主题发言。六位研究生代表讲述了他们“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的理想信念,表达了对母校的感谢与祝福,立下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青春之名,向祖国报到”的壮丽誓言。

  副校长张启钱为2025届研究生校友大使颁发了聘书。作为南航校友的代表,校友大使们将热情、认真、负责地担负起这项光荣的任务,做好与校友、母院、母校的桥梁与纽带。

  本次典礼还隆重举行了“博融杯”第十五届“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导师”颁奖仪式。获奖导师们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接受学生们的献花与祝福,校党委书记甄良为获奖导师颁发证书。

  获奖导师、自动化学院陆宁云作为研究生导师代表发言。她深情回顾了自己在20年教书育人过程中与同学们教学相长、导学互动、互相成就的难忘岁月,希望同学们能够像控制系统一样持续优化自己的状态,更要具备系统性思维,发挥协作优势,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光彩,展翅高飞。

  典礼上,南航微型飞行器创新设计团队的徐宏雨同学和校友大使黄琳涵同学代表全体毕业研究生为母校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由南航研究生团队自主研发的结构可变陆空两栖飞行机器人和2025届毕业研究生名册,展现了南航学子心系母校的情怀与志在远方的理想。姜斌校长代表学校接受毕业生赠礼。

  春光无限,万象争辉。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见证3613名硕博士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业。首先,我谨代表甄良书记和学校所有师生员工向你们顺利毕业表示热烈祝贺!向倾心指导你们学业的导师们、关心支持你们成长的家长们,以及为你们辛勤付出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感谢!

  “怎么提升在九游娱乐的游戏体验?”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年初伊始,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跃居世界影视票房榜前列,大语言模型DeepSeek在全球引起轰动,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再破世界纪录……“世界级”创新爆款呈现井喷式涌现,也折射出中国创新活力的涌动。这些成功的背后,是一代代科技创新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使命、用集体智慧突破技术壁垒、以坚定信念造就创新奇迹的生动实践。

  “怎么提升在九游娱乐的游戏体验?”

  刚才,研究生毕业生代表们用他们的创新成果——微小型陆空两栖机器人,为母校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作为最蓬勃、最有创造力的群体,在求学期间也在创新实践中崭露头角。你们当中,有300余人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重要科创赛事上载誉而归;1100余人次积极投身到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计划项目、国际学术前沿会议中,涌现出刘亚静、张沅等一批科研创新先锋。

  当前,我们每天都在见证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创新带来的深刻变革。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关键动力。同学们,未来你们将是中国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在你们即将启程远航之际,我还有一些作为师长的肺腑之言与你们分享。

  爱国是创新的精神内核。南航人的创新基因里,始终印刻着“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使命担当。刚才,六位研究生同学演绎的音诗画讲述了你们“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的理想信念,立下了“以青春之名,向祖国报到”的壮丽誓言,我很受感动。这也让我想起,我校名誉校长钱伟长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钱老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生坚持的专业——爱国。这种“顶天立地”的家国情怀,正是南航人将个人理想嵌入国家坐标的生动体现。在你们当中,今年有超过1300人即将奔赴国防军工领域扎根生长、建功立业,其他同学也将奔赴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大展拳脚。同学们,大学之“大”,在“大抱负、大气魄、大情怀、大作为”,希望你们坚定创新报国、为民造福的远大志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争当排头兵。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正加速演进,这是一个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的时代,在愈发激烈的创新竞争中,“直道超车”“弯道超车”已经愈发困难,更多时候需要通过新技术、新革命实现“换道超车”甚至“换道领跑”。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院长郭万林教授坚持开创性研究,早在20世纪末,他就敏锐地察觉到科学研究前沿即将迈入纳米科技时代,带领团队在“纳尺度物理力学”上不断发力,首次提出水伏效应这一新概念,他们的研究被国际同行评价为“拓展了动电效应两百年的理论”“先驱性的结果”,催生了国际上一门新的研究领域——水伏学。真正的创新,永远是勇敢者的游戏,希望你们秉承“敢为天下先”的锐气,摆脱依赖路径、惯性思维,积极主动学习、提升自我;敢于打破常规、挑战自我;学会主动出击、突破自我,在新征程上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创新有其自身规律,不投入足够的精力,不到一定的时间是出不来的。根据统计,在院士这样的顶尖人才中,有80%在获得博士学位后至少经过16年才当选,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成果,平均孕育期也长达28年。我校第一批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微波光子团队,白手起家、从零起步,在科研途中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最终在新一代通信、雷达、测量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并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航天学院微小卫星创新团队于2014年在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合作框架下提出了“阿斯图友谊”号卫星的设想,经过十年的改进和优化,终于在去年成功发射入轨,在卫星精密定轨、轨道预报等领域发挥价值,团队中的研究生们也实现了从“追星”到“追自己造的星”的转变。同学们,你们当中大部分将走上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希望你们自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攻关,努力向科学技术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以坚韧的品格、坚定的毅力成长为各自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引领者、开拓者,用“极致追求”铸就“大国重器”、成就精彩人生。

  作为师长,我对你们即将奔赴星辰大海充满信心与期待。前不久,一位研究生同学毕业论文的致谢中写道,祝福南航保持传统、强化特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大学。在感谢这位同学美好祝愿的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向大家通报,学校当前正上下一心,锚定2035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战略发展目标,全力以赴、奋勇向前。让我们共同立下一个“十年之约”,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携手共进,期待大家十年后逐梦远航归来,共叙奋斗辉煌!

  同学们,时代的荣耀属于创新者,创新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你们手中,希望你们牢记“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博大校训,传承“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拥抱创新、引领未来,在奋斗历程中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山水总相逢,来日皆可期。诚挚祝愿各位同学们毕业快乐、前程似锦,逐梦星辰、所愿皆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