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NineGame)-官方网站

i1pcban.jpg i1pcban.jpg

新闻资讯

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如何竞逐千亿级

2025-04-04 

分享到

  ●截至2024年,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已聚集上下游企业超100家,产值超300亿元

  ●初步形成涵盖“芯片模组—终端制造—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企业主体矩阵及产业链

  3月末,重庆空天信息产业接连落子——35亿元航空配套开工、42亿元低空经济项目签约、航空钛合金生产线启动……重大项目的不断落地,正是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加速起步的缩影。

  “作为中国西部重要城市,重庆是国内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领先地区之一,但客观来看,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曾表示。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重庆空天信息产业正处于起步成势的关键期。

  在关键时期,重庆有哪些非常之举?在起步阶段,重庆如何精准定向?竞逐“空天”赛道,重庆还面临哪些难题?就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航天云际是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所属子公司,2024年10月落地两江新区,11月就完成工商注册并开始运营。”3月28日,航天云际时空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云际)总经理助理李哲告诉记者。

  李哲坦言,选择落地重庆,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重庆对空天信息的战略布局、产业规划、政策支持给予公司极大的信心。

  事实上,航天云际的判断,也是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格通信)选择重庆的重要因素。

  作为国内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海格通信在去年6月宣布投资设立重庆海格时直言,“重庆市关于空天信息及北斗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与公司产业发展规划高度契合,能够为公司落地重庆、拓展西南地区业务形成牵引和助力。”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年来,重庆为推动空天信息产业起步,正持续完善顶层设计,不遗余力释放政策利好。

  早在2021年,重庆就将空天信息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规划部署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空间互联网和量子通信网等未来网络设施;

  2023年,重庆提出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空天信息产业位列未来产业集群之首;

  同年,重庆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以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打造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绘就发展蓝图;

  2024年3月,《重庆市以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出台,聚力实施10项行动,将产业“蓝图”分解为“施工图”;

  当年9月,《重庆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4—2027年)》推出,将空天信息产业作为高成长未来产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

  3个月后,《重庆市支持空天信息应用和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重庆市空天信息应用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接连印发,从制度保障到真金白银全覆盖,加速为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铺平道路。

  2年内,重庆密集出台5部重磅文件,“押注”空天信息产业的决心和雄心毋庸置疑。

  “九游娱乐的游戏攻略有哪些?”

  事实证明,政策利好的充分释放,获得资本市场的热烈响应。2024年,中国星网、中国四维、广州海格、长沙北斗院、率为科技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签约落地,加速抢滩重庆市场。

  截至2024年,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已聚集上下游企业超100家,产值超300亿元,初步形成涵盖“芯片模组—终端制造—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企业主体矩阵及产业链。

  将白纸黑字的签约转化为投产放量的企业,眼下,重庆空天信息产业正迈出关键一步。

  “目前,我们的地理空间智能(GeoAI)平台已经上线,依托海量卫星遥感测绘数据,深度结合通信、导航等技术,为重庆在自然资源、数字孪生水利、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城市基层治理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李哲表示。

  事实上,重庆不少企业正深耕“通导遥”一体化场景的开发与利用,逐步打开产业新局面。

  比如,去年7月签约落地的率为科技(重庆)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第三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将光纤陀螺成本从万元量级降低至千元量级,产品已大批量应用于自动驾驶、能源开采等领域;

  航天天目(重庆)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天目一号”星座部分数据产品已获得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产品业务准入,成为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精度和时效都满足数值预报业务需求的商业卫星;

  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汽车智能网联产品年产能达500万台/套,其中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度卫惯融合定位产品”国产化水平全国领先。

  除了专注通导遥场景应用开发,航空航天领域也成为重庆发力的重点,其中方大重庆航空城项目就是一个典例。

  “2024年4月,重庆与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方大重庆航空城’。”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后,渝北与方大集团组建重庆方大航空国际总部有限公司,推动发动机维修等项目建成投用。

  方大重庆航空城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发动机维修项目一期厂房建设已完工,并将于本月开展首台发动机维修;飞机维修项目机库已交接,C检维修许可证即将颁发,成为重庆唯一可以进行大型宽体机维修的机库;拆解业务将在年内启动,预计明年业务量或将达到饱和;航空培训项目一期厂房将在4月投产建成,首台模拟机已从加拿大蒙特利尔运抵国内;航空租赁项目已在重庆完成3架飞机交付,带来进出口贸易额8.5亿元。

  此外,当下炙手可热的低空经济领域,也是重庆的主攻方向之一。比如,去年11月落地两江新区的航天时代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正着力提升重庆低空空域使用率。

  “公司研发的九天航驭低空一体化综合管控平台(以下简称九天航驭),主要用于海量无人机管理控制以及低空安防。”3月27日,该公司总工程师潘超告诉记者,今年2月份,九天航驭已在永川大安通用机场初步完成功能和性能验证,预计年内将在重庆上线,覆盖重庆全域范围。

  潘超称,届时无人机的飞行申报周期将由现在10天左右缩短至1天以内,平台可对无人机飞行实现精准的间隔控制、流量控制,将重庆低空空域的使用率提升40%。

  比如,两江新区依托中心城区唯一A1级通用机场——龙兴通用机场,在200平方公里低空空域持续开发各类飞行场景;在永川,大疆农业重庆区域唯一授权平台商“重疆科技”已落户,中国移动永川分公司开通全市首个位于机场、服务低空飞行的5G-A基站;在大足,雍溪里低空飞行基地已建成投用,占地2000亩的低空经济产业园正加速建设。

  “从整体来看,重庆主要存在三个短板。”于贤成曾分析:一是产业规模不大,远低于京津冀1123亿元、珠三角1112亿元、长三角地区821亿元;二是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缺乏上市企业,产业链总体带动力较弱;三是创新能级还比较弱,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尚未布局。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企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对于航空航天产业而言,居高不下的成本是一大难点。

  当前,卫星互联网建设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性工程,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发射上万颗卫星。但200公斤的卫星发射成本(使用不可回收火箭)大约为700万元,这对民营卫星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如果能将发射价格降下来,发射频率提上去,简化发射流程,仅微小卫星的发射市场就可能是千亿级规模。”零壹空间董事会秘书陈江澜直言。

  资金投入有待发力。两江航空航天产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阳曾透露,2012年以来,重庆在空天信息产业领域累计投入只有几十亿元,投入强度与产业定位并不匹配。

  “重庆还存在人才短板。”向阳指出,高端人才往往是流通的,各地可以通过政策引入,但中端人才却更需要培育,目前,重庆高校涉及空天信息专业数量少且学科建设水平偏低,全市相关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此外,数据融通也是难点之一。李哲表示,想要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协同发展,必须依托强大的数字底座,只有将地理、产业、人口等多维数据贯通,才能实现“数据聚合—智能分析—场景闭环”的体系化能力。(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唐琴 实习生 李凌儿)

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如何竞逐千亿级(图1)

  人民网重庆4月1日电 (记者胡虹)记者从长江沿岸铁路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获悉,4月1日凌晨2时许,在沪渝蓉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以下简称:宜涪高铁)李寺村大桥施工现场,随着第一个承台的浇筑完成,标志着宜涪高铁重庆段进入主体工程全面施工阶段。 施工现场。…

  人民网重庆3月31日电 (陈琦) 3月31日,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息,该院泌尿肾病中心与华西医院泌尿外科/肾脏移植中心通力合作,首次攻克了ABO血型不相容移植的世界性难题。该研究首次通过酶处理技术将B型血肾脏“变身”为通用O型血肾脏,并将其成功移植到一名脑死亡患者身上。…

  人民网重庆3月30日电 (陈琦)“附近工地夜间施工发出轰鸣声”“家背后的危岩掉落石头有安全隐患”……近日,重庆多地群众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身边的“忧心事”。接到群众的留言后,重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回应,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