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分享到
近日,厦门天卫科技有限公司的105颗卫星时空星座计划顺利通过国际电信联盟审核,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批的混合型遥感卫星星座,令人瞩目。这项计划将由华侨大学及厦门理工学院的硕士生导师游琴女士带领,她在科技研究领域耕耘已近二十年,并专注于低轨遥感卫星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厦门广电网的报道,天卫科技在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的过程中,其星座代码为TWKJ-2。尽管目前国际电联官网尚未披露相关信息,但公司内部人士表示,数据将在未来1至3个月内进入官方公告。
此次108颗卫星的申请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未来遥感市场的一次变革。该星座的设计包含全色多光谱、高光谱、合成孔径雷达(SAR)等多种类型的卫星,以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遥感数据获取。这意味着,无论是在晴天还是阴雨天,该星座都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分钟级的重访能力,进而提高航天信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现有的航天市场,光学卫星数量的增加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普通的光学卫星在分辨率和稳定性上不再能满足商业市场的需求。行业专家彭星(化名)表示,追求差异化是遥感卫星成功的关键。当前,企业在发布遥感星座计划方面的趋向逐渐趋向混搭设计,这为后续技术进步提供了空间。
厦门天卫科技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3000万元,核心技术团队多来自中科院及航天科技集团,具备丰富的航天载荷研发经验。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将四颗卫星送入轨道,包括“厦门天卫科技壹号先导星”、“厦门科技壹号”“天卫科技•农业号”和“TW-3华祥苑壹号”。
天卫科技的未来规划十分宏伟,预计将在接下来的3到5年内完成108颗卫星的发射部署,同时筹建卫星制造工厂及数据处理中心。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商业卫星的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国内航天技术在全球的地位。
同时,天卫科技与深蓝航天的战略合作也引人注目,后者将为卫星发射提供支持。相信在未来,天卫科技的星座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和全面的技术支撑,为整个遥感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天卫科技建设卫星制造工厂与数据处理中心的速度也在加快,已经开工推动全国首个通导遥卫星数据应用融合平台、卫星地面接收站等项目的落地。未來通过百颗小型卫星的联合发射,提升我国国家航天科技的水平,让全球用户体验到更优质的卫星服务。
总的来看,108颗卫星的计划即将为厦门以及中国的航天技术带来新的动力,也为全世界的遥感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随着相关工作的推进,这项引领性项目定将对遥感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厦门天卫科技有望在全球卫星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